
2009年7月13-14日,华人策略综合讨论承担的国家973项目“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吉林省气象局联合举办的国家973项目“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尺度暴雨系统结构与机理分析研讨会在吉林长春市召开。华人策略综合讨论院长、项目首席科学家张人禾、吉林省气象局局长秦元明出席并致辞。吉林省气象局副局长孙力主持会议开幕式。
张人禾院长认真听取了分析组的汇报并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中国气象局在中尺度观测网的建设上取得了重要的成绩,中尺度监测的能力已经明显增强,中尺度观测资料也很充足,但我们在中尺度分析方面的能力仍然欠缺,对中尺度业务预报的科技支撑还不够,科学家应从理论上建立中尺度分析的概念模型,指导预报员进行中尺度分析,973南方暴雨项目在中尺度暴雨系统结构与机理分析研究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对我国南方典型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结构特征取得了新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现代气象业务发展到了精细化程度,中尺度分析方法对短时临近预报和灾害天气的预测具有重要的作用,希望我们的成果对灾害天气过程的预报及气象业务能力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今年是973项目的最后一年,希望大家精心总结,提炼出好的研究成果和分析结果,向国家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秦元明局长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吉林省强对流灾害天气造成的灾害呈现上升的态势,暴雨形成的灾害也呈现出异常状态,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天气灾害的监测、预测和预警工作,因此,提升吉林省灾害天气形成机理及预测理论的研究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吉林省气象局要加强与国家级重大气象科研项目的合作,促进省局业务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提升吉林省气象预报的科技含量,提高气象业务的服务能力和培养本省灾害天气研究人才队伍。
参加会议的有项目中尺度分析组成员、项目01课题、07课题成员、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院、解决军理工大学气象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学院、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国家卫星中心、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湖北暴雨研究所、吉林省气象局业务处、吉林省气科所等单位的科研和业务人员30多人。在研讨会上,中尺度分析组的专家共做了19个暴雨过程成因等分析的报告,每个报告都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美籍华人知名中尺度专家马里兰大学张大林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张福青教授、中国知名中尺度专家黄士松教授、张人禾研究员、倪允琪教授、余志豪教授、陆汉诚教授、陶祖钰教授到会做学术交流报告并对年青科技人员的报告进行点评。他们要求青年科技人员要力戒浮燥,踏实工作,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他们指出,中尺度研究需要有更多的青年科学家骨干涌现出来,活跃在国际学术交流的舞台,为中国中尺度灾害天气的研究和促进中尺度研究学科的持续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973南方暴雨项目管理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