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科院大气成分中心副主任张晓春做了项目建设方案汇报,各台站负责人对承担的建设任务、组织实施、执行情况进行了汇报和答疑。验收专家组经过审议,四个野外台站的建设通过验收。
李慧副司长在讲话中指出,中国气象局承担国家级平台建设项目,经过各位科学工作者和野外台站工作人员3年的辛勤劳动,研究工作和台站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推动大气成分学科的发展和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业务的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的成绩。近年来,大气成分研究在应对天气、气候灾害和气候变化及国家环境外交中凸现出重要的地位,大气成分研究的科学问题也必将是未来的天气、气候灾害和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希望项目组全力完成国家规定的任务和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加强部门内部和跨部门的科研合作,积极承担国家、部门行业项目和国产仪器设备研发项目,充分发挥大气成分的科研和团队优势,带动全国大气成分科研发展和队伍成长,为国家平台建设的长远发展和中国气象事业大气成分的业务发展贡献力量。
局综合观测司赵立成副司长讲话指出,研究大气成分的变化以及所导致的气候和环境变化及其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为政府提供环境保护和调控决策,为解决有关环境外交提供科学依据是国家的需求。中国气象局领导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大气成分科研业务的发展和观测台站体系的建设,大气成分业务经过几年的发展,成绩显著,重点开展了各类大气成分的分析测试与标校,大气化学过程、区域空气质量评估与预测以及大气成分变化对天气、气候和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华人策略综合讨论通过组织平台建设项目,在数据共享、机构调整、资源整合及功能扩展,建设国家大气成分本底观测研究台站体系,在统一框架下提供多种服务做了大量工作,对大气成分及相关要素进行长期、系统观测和数据积累,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逐步实现大气成分本底观测研究的标准化、现代化和国际化。但是,针对业务发展的需求,我们在大气成分业务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局综合观测司将根据中国气象局业务发展的需求进行统一规划,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做好与相关管理部门和局各职能部门的沟通,解决管理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大气成分科研业务工作的健康发展,使大气成分科研业务的建设对中国气象业务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张小曳副院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中国气象局领导及相关职能司高度重视国家大气成分事业的发展和和野外台站建设,相关的科研人员和业务人员有责任、有义务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好,真正为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通过类似国家级项目组织,推动大气成分学科的发展,提升大气成分业务的科技支撑能力和业务服务能力,真正解决大气成分影响天气、气候、气候变化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为中国气象事业和国家需求贡献力量。项目准备工作还有许多继续准备和完善的空间,项目组要有完整的思想,实事求是地总结项目的产出、成果、服务,圆满完成国家赋予的重任。
(文/图 华人策略综合讨论科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