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0日下午,气候系统研究所举行学术交流会,今年新入职的职工魏婷博士和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张?分别在会上做了题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和减缓贡献”和“中国大陆东部冷季层云及其辐射特征的观测和模拟研究”的学术报告。
魏婷的研究指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1850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分别是2/3和1/3;发达国家提前透支了地球未来对碳的“消化能力”,可能会加剧未来全球增暖的程度。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基于坎昆协议和长期目标做出的减排承诺下,到本世纪末,对气候变化的减缓贡献率分别为1/3和2/3,与历史责任不匹配,并且不能限制全球变暖在2度的阈值范围内。其研究结果发表在PNAS上,在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评审稿中被引用,并应用于气候变化外交谈判。
张?博士的研究指出,观测资料显示,决定层云宏观特征的因子中,低层上升运动带来的水汽供应最为重要;决定层云辐射属性的因子中,小云滴粒子的集中度最为重要。模拟结果指出,云依然是大气环流模式模拟不确定性的核心,层云区的短波辐射效应偏差较大,对于中国东部层云区,误差主要存在于背景环境的模拟差异较大;提高模式水平分辨率,加强对地形的解析,可以加强层云出现频率的模拟;层云的模拟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环境的模拟,与高原下游的地形作用模切联系,消除环境误差,可以改善云模拟。
气候所的科研人员参加了学术报告会,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