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到2015/16年冬季厄尔尼诺事件和中高纬度环流的综合影响,2016年中国汛期降水表现出相对复杂的时空变化特征。例如,我国的华南春雨降水偏多,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和华南前汛期开始的时间较常年(4月初)偏早了近半个月,南海夏季风和长江梅雨爆发偏晚,6月份之前的东亚夏季风主雨带一直维持在江南地区。冷空气活跃导致暴雨过程频繁,极端降水事件频发,南方多地区防汛形势严峻。针对盛夏中国降水和温度的异常变化趋势和防汛服务需求,气候系统研究所成立了以刘伯奇副研究员为主班,祝从文和吕俊梅为主要成员的盛夏气候预测小组,对前冬厄尔尼诺的影响、春季青藏高原热力效应的气候效应以及东亚夏季风大气季节内振荡活动等几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同时针对今年盛夏气候趋势进行了内部讨论会商,并由刘伯奇副研究员代表气科院在6月28日的全国盛夏气候预测会商发表意见。根据我们已有的研究结果和今年春季热带海温和青藏高原热源的监测事实,我们预计:2016年盛夏(7-8月)降水主雨带位于长江以北地区,降水异常中心位于河套南部和黄河下游和东北北部地区(偏多3成以上)。长江以南的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将明显偏少,其中偏少中心主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对应着夏季异常高温区。其中,2016年春季高原热源对我国盛夏降水异常的影响不容忽视。
附图:前期不同预测因子对2016年中国盛夏降水距平百分率的协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