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NSSL戚友存博士访问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做学术报告
2017年3月1日,来自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强风暴实验室(NSSL)的戚友存博士访问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做了题为“Initial Operating Capabilities of the 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 in the Multi-Radar Multi-Sensor(MRMS) System&rdquo 2017-03-02国家信息中心师春香研究员做客“灾害天气论坛”并作学术报告
2017年2月13日上午,国家信息中心师春香研究员携其团队来访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交流介绍其团队工作,并在“灾害天气论坛”作学术报告“高分辨率地面多源融合产品研制及其(在台风研究中的)可能应用”。报告会由任福民博士主持。 报告过程中,师春香研究员综合介绍了降水、温压湿风和SST等多源融合产品,且着重介绍了降水产品,包括地面-CMORPH(FY)卫星融合降水产品、 2017-03-01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工程研究所王致君研究员做客“灾害天气论坛”并作学术报告
2017年2月20日,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工程研究所王致君研究员应邀在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做了题为“双线偏振天气雷达双通道一致性评估和测试方法”的学术报告。灾害实验室科研人员以及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王致君研究院主要从事双线偏振雷达技术和探测方法研究,特别是双线偏振雷达测试和定标方法研究,是我国开展双线偏振雷达技术研究最早的专家之一。 报告中,王致君研究员根据降水估测和降水粒子 2017-03-01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实验室召开2016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
2016年12月27日,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实验室召开了2016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会议由实验室主任郭学良研究员主持。来自北京大学、总参大气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华人策略综合讨论的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及人影中心、局科技司和气科院科技管理部门的相关领导参加了会议。实验室负责人向学术委员会汇报了实验室2016年度的工作进展,包括研究工作、庐山云雾站和飞机外场观测和资料分析情 2017-01-23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王劲峰博士访问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6年12月23日上午,来自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王劲峰博士访问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做了题为“Modeling Earth-Atmosphere Exchange of Energy and Water Using Maximum Entropy Production Theory”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华人策略综合讨论副院长赵平研究员主持。 王劲峰博士简要介绍了目前绝大 2017-01-23美国犹他大学大气科学系蒲朝霞教授访问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6年12月23日下午,美国犹他大学大气科学系蒲朝霞教授访问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做了题为“Data Assimilation: An indpendent and collaborative science for weather and climate studies”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张大林教授主持。 蒲朝霞教授指出资料同化是独立、合作性的天气、气候研究,并提出了 2017-01-23天气气候一体化模式关键技术攻关团队2016年度学术年会召开
2016年12月26日,天气气候一体化模式关键技术攻关团队2016年度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团队首席周天军、李建、梁旭东研究员及来自气科院、中科院大气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的团队成员和特邀专家参加会议。 会议从团队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计划, CMIP6模式研发和试验进展,物理过程、动力框架、模式评估研究,以及“模式-观测”团队合作等几个部分开展了深入交流。张大林教授、刘宇 2017-01-23姚宏清博士和刘俊博士来大气成分成分所进行学术交流
应我院大气成分研究所邀请,2016年12月30日,来自丹麦奥胡斯大学(Aarhus University)工程系的姚宏清博士和来自奥地利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的刘俊博士在我院进行了学术交流。姚宏清博士做了题为“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reduced organic sulphur compounds by TiO2 photocatalysis”的报告,主 2017-01-23